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5日电 (谢欢)玉门历史悠久,亘古迭今,是中华民族早期的人类居住地和文明发祥地,玉门不但有中国乐器史上著名的羌笛,而且还出土了距今3800多年前的陶埙,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。
陶埙是一种土制乐器,形似鱼形,轻巧美观,便于携带,音色古朴、醇厚、悲壮、深沉,它对陶冶性情,安详精神有很好的效果,能让人从远古淳朴、迷人的音色中得到精神的慰藉。
1976年,甘肃省考古人员在玉门市清泉公社发掘火烧沟遗址时,发掘了20余个陶埙,其中有9件较为完整,可提供测音。
出土的陶埙,大多置于死者的腰际或胸前,更多是出土于儿童墓葬,这说明夏代时的陶埙可能已被作为占卜祭祀中使用的器物,是一种通神施法工具,同时也可能是当时儿童玩耍的玩具,更有可能是保佑未成年人的一种护身符。不难想象,远古的火烧沟人,将妇女儿童留在部落,成年男子外出打猎、放牧,为守护部落安全或遭遇突发情况,以联络互通为实用目的,逐渐变成了抒发情怀的乐器。
“玉门陶埙的制作技艺传承了100多年。制作周期长,劳动强度大,年轻人不愿学习,其技艺濒临后继无人的惨淡局面。为了使玉门陶埙制作技艺得以传承,玉门市投入资金用于玉门陶埙制作的技艺开发、仿古制作等工作。”玉门陶埙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关振国说。
据关振国介绍,玉门陶埙形状独特,制作工序十分复杂,用泥非常考究,以红胶泥为主,经十余道工序制作而成。陶埙是中国音乐史上一种制作精美、音色深沉的乐器。
2017年《玉门陶埙制作技艺》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同时,关振国被评为玉门市非物质文化陶埙制作传承人。
关振国说,“希望能把陶埙制作和吹奏纳入当地-🔥威斯尼斯ww2299mc棋牌美术课和音乐课程,让这门古老的文化永久传承。”从民间来,到民间去。让非遗获得持久生命力,是非遗保护传承最坚实的基础。
为了更好地将玉门的非遗发扬光大,今年玉门市建设了玉门市玉泽湖公园二期,在火烧沟部落和陶里陶器文化体验区,憨态可掬的陶罐人偶,独具风情的火烧沟部落,深受宝爸宝妈和小朋友的喜爱。
火烧沟部落以火烧沟文化为依托,还原火烧沟原始部落的生活场景,融入露营、烧烤、射箭等休闲体验,将文化与功能进行完美结合。
陶里陶器文化体验区以彩陶文化为主题,运用多种彩陶景观元素,将彩陶文化与卡通形象有机结合,同时将博物馆内具有代表性彩陶文物复制放大于公园内,使得彩陶文化场景化。打造了陶器猫、陶艺体验馆、陶艺寻宝屋、娱乐陶窑等景点,将娱乐互动,体验制作,科普研学等功能融为一体,在寓教于乐中体验玉门深远的史前文明,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。
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潜力,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空间和旅游产品,在玉门市美术馆和火烧沟原始人部落景区打造陶埙制作体验项目,在清泉乡打造清泉羊肉制作技艺体验项目,在柳河镇黑沙窝打造黑沙窝沙浴习俗体验项目等,通过亲身感受,提升游客的体验感,实现非遗与旅游的双赢局面。
据了解,玉门市有传统音乐、传统美术、传统舞蹈、民俗等9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0余项,入选省级名录项目2项、市级名录项目31项,县级名录项目64项,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6人。(完)